余姚新闻网

别了,莫里森!不过对澳大利亚,还该听其言观其行……

2022-08-23 18:16:02

7029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7029.xyz

不知道阿尔巴尼斯现在如何设想?

文|海上客

澳大利亚昨(5月21日)举行联邦大选。从初步计票结果看,澳大利亚工党赢得了选举。这不仅意味着工党将赢得议会的多数席位,更意味着工党领袖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将成为下一任澳大利亚总理。

阿尔巴尼斯(左)与莫里森在结束电视辩论后握手图:资料

在海叔看来,自由党的莫里森担任澳大利亚总理的这几年,几乎是中国和澳大利亚建交以来,关系最为微妙的时期。而此后阿尔巴尼斯上位,中澳关系是否会有所缓和呢?即便从既往工党执政澳大利亚的历史看,其对华总体上比较友善,也无法凭此就认为阿尔巴尼斯也能重回老路。一切,还得听其言,观其行……

1

莫里森这几年的折腾,自不待言。其追随美国,对华种种打压,其实是损人不利己的。因为其把持澳大利亚联邦的政策,使得澳大利亚一些与中国贸易关系紧密的州损失不小。甚至其班底的副总理乔伊斯都在今年2月大骂莫里森是“伪君子和骗子”。

快讯!英媒:工党领袖阿尔巴尼斯将成为澳大利亚下一任总理图:澳大利亚媒体截屏

这是简单的内讧吗?

海叔认为,不是。

各州为什么要与中国改善关系?还不是因为各州有各州的算盘。譬如前几年,一些州与中国攀关系,无非想拉中国游客前往,以增加旅游收入。当时海叔还接触过澳大利亚一些州旅游局的朋友。这些打着旅游局招牌参加旅交会的人,主要是华人或者华侨。可见,在澳大利亚来说,他们当年只要能够打通与中国的旅游生意关系,才不在乎雇佣什么人,或者任用什么人。

还有一些州的铁矿石销往中国。多好的生意啊,就被莫里森给搅黄了。去年春夏之交,西澳大利亚工党领袖麦高恩就明确反对莫里森一边倒地倾向美国的政策。

“奥库斯”协议让莫里森当局挨了不少骂

麦高恩的反对有没有道理?显然有。

如果说在莫里森当政之初,其追随特朗普当局在一些问题上给中国制造障碍,算是一种政治姿态的话,在美国政府换届以后,其本该审时度势,三思以后行。可莫里森不管不顾,投入了拜登当局设下的“奥库斯”怀抱,也就是美英澳三边安全协议机制。这一机制最为令人担忧之处在于,美英要给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

由此,包括澳大利亚周边的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等国自然意见很大。澳大利亚本是一个连核电站都不愿意建造的国度,这回竟然要搞核潜艇,能不让人担心吗?更何况莫里森持续反华,耗费不小。不仅一些州的生意被搅黄,就澳大利亚联邦来说,也是好处不多,损失挺大。

2

那么,工党胜选,阿尔巴尼斯未来就任澳大利亚总理以后,澳中关系是否会有明显改观呢?在海叔看来,不能如此乐观。

阿尔巴尼斯在自己的选区投票图:澳媒

逝者如斯的莫里斯自不待言。即便首位在澳大利亚大选中胜选的意大利后裔,阿尔巴尼斯在选前的各种辩论活动中,也屡屡表达了对华强硬的姿态。这一点,和澳前几届工党政府,譬如陆克文等人的态度明显不太一样。

面对有着“世界反华急先锋”之称的莫里森,阿尔巴尼斯并没有在此问题上与之针锋相对,反倒声称“澳大利亚没变”“是中国改变了姿态”。其表现出来的是不但没有反思澳方长期以来的不当言行,反而暗暗将产生困局的责任“甩锅”给中方。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

这是否阿尔巴尼斯的一种选举语言呢?

还真不见得。

这几年,陆克文等人的声音在澳大利亚国内日渐式微。在澳国内,反华几乎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

3

当然,也必须看到,哪怕是中澳关系颇为紧张的时期,在世界最大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的时候,澳大利亚的态度亦相当积极。而如今,在工党重新回到澳大利亚政治舞台中央的时刻,我们也有理由拭目以待。如果阿尔巴尼斯是务实的,其就该改弦更张,重回与中国合作的路线。

今年以来,亚太地区不少国家领导人更替。菲律宾的小马科斯、韩国的尹锡悦等人纷纷上台。海叔发现,无论他们在竞选时如何说——有的表露出友华姿态,有的放出对华强硬之言。可当选、上任以来,总体上看,他们都表露出各种对华合作的态度。

在小马科斯胜选时,海叔在一文中就曾分析,“友华和亲美,在当下的菲律宾来说,并不是一项单选题”。对于澳大利亚,更是如此。作为大洋洲的大国,其本有资格在世界上做到更独立自主,更不偏不倚,这样难道不是更有发展潜力吗?

不知道阿尔巴尼斯现在如何设想?

延伸阅读

陆克文:中美力量对比已变21世纪20年代将是“危险生活的十年”

参考消息网3月30日报道《菲律宾星报》3月27日发表题为《陆克文的著作<可避免的战争>》,作者是菲律宾驻美国大使何塞·曼努埃尔·罗穆亚尔德斯。全文摘编如下:

我参加了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所撰写的新书《可避免的战争》的发行仪式。陆克文也是美国亚洲协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亚洲协会在华盛顿知名的威拉德酒店主办了这场活动。

这位会讲普通话的前政界人士和外交官自称是“中国问题和美国问题的研究者”,曾就读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主修中文和中国历史。他在美国生活过好几年,自认“对美国人感情深厚,对美国历史有浓厚兴趣,对美国的创新文化深感钦佩”。

“有管控的战略竞争”

本书共17章,对“正在发生的中美关系危机”提出颇有深度的见解。他谈论一旦这两个大国爆发全面冲突我们都会面临的危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鉴于两国力量对比不断变化的总体动态,21世纪20年代将是“危险生活的十年”。他承认,尽管战争的威胁一直存在,但战争仍是“可避免的”。

陆克文在他的新书中对中美关系现状作了深入研究。他认为,中美关系现状是长期、复杂、有争议和充满互不信任的历史的产物。他说:“这种不断加深的不信任鸿沟并非一夜之间形成的。”他指出,在过去150年里,“相互不理解和深度怀疑”的主题反复出现,一方指责另一方造成双边关系中的问题。

兼任美国国际和平研究所董事会主席的陆克文说:“本书的论点是,我们避免战争的最佳机会是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战略思想,并概念化一个中美都能竞争共存的世界,即便是在因相互威慑而强化的持续对抗状态中竞争共存。”

鉴于中美对抗以及两国仍不得不进行接触这一事实,他提出了“有管控的战略竞争”概念。

他说,有管控的战略竞争将“使华盛顿和北京能够进行高水平战略竞争,同时降低竞争升级为公开冲突的风险”。他解释说,需要有一套双方都同意的规则和“防护栏系统”或战略出路,以帮助维护大国之间的和平。

有管控的战略竞争概念涉及3个关键支柱:第一,对每个国家(和盟国)的安全政策和行为共同设置一定的硬性限制,以管控竞争升级为关乎生存问题的冲突;第二,双方要就一系列约定达成一致,同时接受对方仍将试图使自身优势最大化,不突破两国关系的战略极限;最后,两国要在一系列确定领域寻找就关键的全球威胁进行持续战略合作的空间,这些领域有“气候变化、抗击疫情和改善公共卫生、全球经济复苏、金融稳定和核军备控制,包括限制人工智能战争”等。

“中美力量对比已变”

本书还概述了“战略红线”。“战略红线”不应跨越,因为这可能导致军事升级。

陆克文认为,中国和美国的朋友有“道义上的义务和实际义务”来“思考本世纪国际关系中唯一最棘手的问题:如何维护我们在过去3/4个世纪里所取得的和平与繁荣,同时认识到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现实”。

他警告说:“如果这两个大国找到在不违背各自核心利益的情况下共存的方式……世界将因此变得更好。如果它们失败了,那么在另一条道路上存在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而战争可能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改写两国乃至世界的未来。”

无疑,本书不仅是地缘政治和外交学者的必读之书,也是菲律宾下一任总统的必读之书,以便更好地理解未来的挑战,一方面谨慎平衡我们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另一方面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余姚新闻网版权所有